中国检察机关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 切实回应民众关切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陈国庆1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去年3月起检察机关推行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截止今年3月共收到群众信访超过97万件,全部做到7日内“应回尽回”“能回尽回”,近14万件符合检察机关受理条件的案件均在3个月答复期内予以答复,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切实回应民众关切,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信访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一部分,具有民情上达申冤维权的特殊作用在去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向全社会作出承诺,要“将心比心对待群众信访”,全面推行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
1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这项制度运行一年来的进展情况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陈国庆介绍说,“从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收到人民群众的信访971400件,最高人民检察院收到的信访是在188755件,收到的这些信访我们在7日内都做到了“应回尽回”“能回尽回”,先后有139900多件符合检察机关的受理条件,我们在案件满3个月内进行答复,答复率为99.3%通过这项工作,重复信访的比例明显下降,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近年来,全国检察机关每年收到的群众信访约在百万件左右,最高人民检察院每年接到的信访约为20万件信访内容一般是对司法办案当中存在的问题的反映,包括检察机关作出不批捕不起诉决定的问题,还有对人民法院刑事民事行政裁判有意见等陈国庆表示,推行这项制度的目的就是通过办理信访真正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检察机关收到群众来信以后,在7天内经过审查后给出一个答复,是不是属于检察机关管辖,如果属于其他机关管辖的话要及时移送,要告诉群众来信收到了,现在是怎么处理的,是检察机关在办还是交给有管辖权的机关来办对于应当由检察机关管辖的案件,我们要在3个月之内答复办理的结果,如果有些案件比较复杂,涉及多个部门,3个月没有办结的,我们要及时答复办理的进展情况在做好件件回复的同时,做好对群众的释法说理帮扶救助矛盾化解等相关工作”
陈国庆指出,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带动了检察机关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的转变,更加注重在办案中实现法理情的统一,耐心地做释法说理工作,有问题的纠正,没有问题的要把道理讲清楚,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司法
根据《人民检察院信访工作规定》要求,检察院实行检察长和业务部门负责人接待群众来访制度统计显示,2019年全国各省级检察院检察长副检察长一共接待群众来访656件,其有166件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化解陈国庆表示,下一步要全面推开检察长接访工作,“各级检察长尤其是大检察官要亲自接访,要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带头做好息诉罢访和矛盾化解工作而且我们要求各地检察机关按照‘能听证尽听证’的原则,全面开展信访案件的公开听证工作,让公平正义真正能够看得见,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得到”
据了解,最高人民检察院从3月起已在全国部署开展为期一年的信访积案清理活动,对于多次上访长期上访,信访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要进行全面清理,尽早化解有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