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信用监管引入第三方评估的体系构建研究

者的话:

杂志社每年都会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地方编办的需求和意见。近期,我们在沧州召开了共同办刊的座谈会。会上部分代表提出,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内容与刊物同质化程度高,多为全文推送,篇幅过长,影响阅读,提议压缩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的篇幅。为回应代表的提议也综合考虑我刊的实际,我们尝试用新的方式推送几期文章,意图是提纲挈领,保留了文章的框架和主要观点,需要阅读全文的请参阅我们的纸刊,感谢读者的关心和支持,也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13年以来,李克强总理先后多次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第三方评估”的重要作用。“第三方评估”被视为政府管理方式的重大创新。“第三方评估”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英美发达国家,是由民间组织对政府绩效进行评估。“第三方”一般为专业评估公司或者非政府组织,其评估活动独立于评估对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独立性。在中国,“第三方评估”已在政府绩效管理、政府决策落实、社会组织综合监管等方面都有应用,并取得了积极成效。那么,“第三方评估”是否可以应用在事业单位监管中?如何应用?对此,江苏省宿迁市引入“第三方评估”并进行了大量探索。2015年,先在事业单位信用等级评价中探索引入“第三方”,尝试在服务对象满意度方面开展第三方评估。2018年,宿迁市编办与江苏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合作系统地研究事业单位第三方评估机制、评估内容及方法,以期为有效提升事业单位监管水平、规范事业单位高效运行提供经验。


一、事业单位信用监管引入第三方评估的积极作用

事业单位信用监管引入第三方评估,是指引入与政府没有隶属关系和直接利益关系、专业上具有权威性的组织对事业单位更好地履职尽责进行监管的评估行为。这对丰富事业单位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首先,充分发挥了第三方在事业单位信用监管中独立性和专业性的优势,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公信力。其次,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信用评估的社会效果,并促进评估工作与国际通用评估趋势接轨。再次,体现了政府、社会、公众协同治理的理念,对于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协同共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在事业单位信用监管中引入第三方评估,必须由政府主导。一方面,政事分开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方向。但改革要求政府承担起必要的监管职能,通过监管确保事业单位履职尽责,监督事业单位在运行中坚持公益属性。另一方面,政府主导保证了第三方评估的权威性,为第三方获取信息提供了便利,也有利于培育事业单位信用监管第三方评估的社会环境。


二、事业单位信用监管第三方评估体系构建

(一)明确第三方评估的目标

(二)选择第三方机构和专家

(三)构建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

事业单位信用监管引入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主要是基于平衡计分卡(BSC)的指标体系分析框架。同时,结合事业单位信用相关信息,对内部运营角度、财务角度、客户角度、学习与成长角度四个层面进行适当的调整。

......  ......

宿迁市首先在教育类事业单位信用监管中引入第三方评估,探索构建教育类事业单位第三方信用评估指标体系,随后扩展至医疗卫生、科技、文化等领域,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往纵深方向发展。针对教育类事业单位,宿迁构建起指标体系的四个维度(一级指标)以及具体的二、三、四级指标。见表1。

 123.jpg

(四)明确第三方评估程序

(五)拓展第三方评估方法

除开展问卷调查、现场核查等评估方法外,充分利用网络渠道扩大调研对象,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舆情监测,拓展第三方评估方法,提高评估效率,保障评估效果。

(六)强化评估结果应用

作为分类监管的重要依据。为领导决策和公众参与提供数据支撑。

 

作者:宿迁市委编办与江苏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联合课题组